大阪与西安

written by oneman233
2019-02-24

日本之行没准备多久就决定出发,一直以来的一个念想,赶在平成的最后几年。出发前也有一些非议,关于这个国家曾经侵略我们的事实。我无意为侵略者辩解,我只是好奇三百年前我们的附属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战胜我们的,我希望有朝一日我的祖国也能如此骄傲。

首先在驴妈妈旅行上花二百五办了短期签证,送的材料也很简单,不需要资产证明,只有户口本和在校证明,麻烦的点基本上都在跟学校教务处的斗智斗勇上——我要证明我在上大学居然如此困难。送了材料之后一个礼拜左右就出签,然后顺丰寄到学校来,甚至送了一个护照保护套。春秋旅行确实令人满意,六日五晚的酒店加上来回的机票只要4500,并且如果是三个人同去的话人均只要3800——关于令我印象深刻的酒店环境我会在下文中细说——可以说除了廉价航空班机上没有机餐并且空姐会推销产品之外几乎就没什么可以抱怨的地方。出行前两个礼拜左右收到了春秋旅行发到邮箱里的一大堆旅行须知和机票酒店信息,也开始忙着做一些计划。但是男人的旅行大多像是一场冒险,在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才感觉到流连忘返。我们仅仅简单规划了行程:

第一天下午抵达大阪/第二天大阪历史博物馆和大阪大学/第三天京都/第四天奈良/第五天大阪购物/第六天上午从大阪离开。简单的令人发指,出发前就听说日本地铁复杂程度世界闻名,看半天文字终于把自己搞晕了,于是决定干脆到了大阪再说,毕竟自信我们两人英文都没什么问题,并且还有谷歌地图。出发前大家都承担了一些代购的任务,所以预留的购物时间比较多,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时间都还不太够。

到达大阪大概是当地是下午的五点,东京和北京有一个小时的时差,天气仍然很冷,早就知道这次是没有樱花可看的。出机场的第一件事是过海关,头顶上有一条中文写的“中国爆发非洲猪瘟,严禁携带肉制品入关”的条幅,那时候我遇到了点小麻烦——他们的机器出了点毛病,耽搁了大概五分钟,他们工作人员日语交流我也听不大明白。轮到我的时候他们好像换了一班,年长一点的工作人员挥手叫我“please wait”,之后那位年轻一点的工作人员英语不太行,甚至说了“please jodo wait”这种日英混杂的句子出来,没想到看了一大堆日漫这时候起了点作用。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日本人的礼貌,工作人员一直是低着头,貌似在向我鞠躬。入境登记时需要登记指纹,我以为跟国内一样把手机放上去才行,直到那个工作人员提醒了我两次“push hard”之后我才反应过来,之后她回了我一句“thank you”,把护照还给我时双手拿着递过来并且说了一句“thank you”。机器修好之后她的第一句话是“si mi ma sai”,反应一会儿之后她好像觉得不太对,补了一句“sorry”。

进了海关之后才是地狱,关西机场的T2航站楼没有任何地铁,只有去T1的摆渡车——地铁都在那边。上摆渡车之前我们各买了一张西瓜卡,那儿倒是有中文服务,但是感觉比较生疏就是了。到了T1之后我们准备坐电车,我们的酒店在惠美须町,发音大概是ebisucho,在谷歌地图上倒腾一番后得出要先去一个叫天下茶屋(tinga chaya)的地方,再换乘地铁。我们俩挺傻的,西瓜卡本来可以直接刷卡进站,我们却跑到售票机那边儿用现金卖——售票机倒是也有中文界面。后来看见别人直接刷西瓜卡进站才反应过来。我也是第一次发现日本地铁是没有安检的。进去坐下之后,整个车厢一片安静,人们都是最大限度地压低声音交谈,这一点算是名不虚传了。关西机场出来后不久,车窗外就出现了大阪港,然后是蔚蓝的海水,更远处是一片平原——令人羡慕的平原。到达天下茶屋后出站,我买了一瓶白桃水,据说是为2022年东京奥运会准备的,味道非常不错,七块多人民币一瓶。下楼后需要换乘“堺筋线”,楼梯旁边贴着一个痴汉扑灭的海报,上面儿是三个大妈。换乘时我走到了日本的街道上,没有任何垃圾,连破碎的瓷砖都没有,并且盲道总是笔直。

到了惠美须町站后出来走了五分钟就到了酒店楼下,那儿一条卖吃的街道以及全家便利店,我们商量着这些天不能亏待了嘴巴。当时我们不知道的是,街对面就是通天阁。酒店算是半民宿性质的,没有前台,自己在一楼一个密码箱里把钥匙取出来,上楼开门就是,密码早先旅行社已经发给我,我们是401号房间。这里不得不说,日本居民楼的电梯真的很窄,我们两个大男人加上两个大箱子简直站不住脚。开门之后我就被惊艳了,设施配备绝对好过我在国内住过的任何一家酒店:自带微波炉,餐桌以及沙发;自来水可以直接喝;马桶盖儿在你进厕所的时候自动打开,然后垫圈永远是热的,它甚至可以帮你用水冲洗并且烘干;最重要的是,那儿有浴缸——于是我的同行天天泡澡。我泡了一次,实在是很容易头晕,于是再没尝试。

晚上出门觅食,但其实很疲惫,前一天晚上住在酒店根本睡不着,大清早四点接机的车就到了,我没吐出来已经是万幸。想起来一个好笑的,机场有个直饮水池,我的同行捣鼓半天没得到水,旁边儿一小男孩用中文提醒他:“哥哥,要按下面那个按钮”,实在是土了一把。第一顿餐在一家快餐店解决,在门口售票机上选好食物后服务生会过来收走你的票,然后把食物送到你桌上。进门时侯三个服务生一起喊日语的欢迎光临,具体怎么发音的我已经记不太清。售票机上也有中文界面,比较尴尬的是它会不断用中文重复“请在点餐后把餐票给服务员”,广播声音还不小。有一点奇怪的感觉是在日本我似乎不希望自己显得太不合群,那儿的行人都一身正装,行色匆匆。我从京都回大阪时已经是晚上,恰好是下班高峰期,人群移动的速度令我无所适从,每个人都尽力迈开步子,而我在逆着人流缓缓移动。

其实日本的地铁也就是几条线互相交叉,没什么特别之处。就像上海的一二三四五号线一样,在某些换乘站换乘即可,只是他们地铁线路的名字不像上海这样直观,但基本上谷歌地图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比较特别的是日本毕竟是一个小国,你可以在地铁站里坐上去往京都的列车,分准急、特急、普通好几种,注意看好路线图,特急需要额外加钱,但不会停靠一些小站,普通是站站都停。我回上海前去关西机场时候坐了一次特急,环境大概是国内动车组的头等舱水平,去京都时候坐的准急,也就是动车组的二等座,还有不少站着的人。事实上,第二天坐地铁时我错误地进了阪堺线的车站,在出口处刷西瓜卡却会提醒你不能在同一站出站,以为就要迷失在大阪了,慌忙中跑去问地铁工作人员。他尽力用蹩脚的英文说:“go right,dobuzyan-mae”,我听了个大概,走右侧下去坐车到“动物园前”站,果然可以换乘堺筋线,认日文简直是全靠发音。

那几天我很少在坐车时看窗外的风景,走路一天下来疲倦得眼睛都睁不开,偶尔几次精神不错的时候,才发现日本的城市与中国城市的巨大不同——那儿几乎没有高楼。毕竟是地震多发国家,大多是木制的独栋建筑,家家户户一座小花园。有一次我还望见了小学操场上踢足球的小男孩。那几天正是亚洲杯如火如荼的时候,后来日本队夺了冠,中国队八强,出发前一天晚上我看了中国队跟泰国队的比赛,终于是没有5比0.

他们的校服确实好看,女生是一袭长裙,男生则是类似西装的打扮。从京都回大阪时候我旁边还站着一对情侣,一路上说着悄悄话直到我睡着。值得一提的是,挤满人的车厢里几乎听不见说话声,几位坐在远处老太太都是压低了音量聊天。说起来刚来大阪时候我似乎还不小心上去了女性专用车厢,下车时才发现,结果从我背后走出来一大堆男人,想来是某些时间段才是女性专用。在日本,偷拍是违法行为,大多数商店都不允许拍照,少数允许的会在门口贴上“可以拍照”的中文标语——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在拍照。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写实。日本地铁有个好玩的事儿,他们的站台很高,几乎相当于中国的火车站,跌落的风险很高,于是站台下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置一个紧急躲避洞和一个用来爬上站台的踏板。而且他们的地铁上几乎人人戴着口罩。

事实上景点并不好看,大多数是被穿着和服的中国人所占领用来拍照,比如伏见稻荷大社和奈良公园。奈良公园的鹿尚且值得一看,就在路边上站着,毫不怕人,我买了一包饼干喂他们,一群鹿上来围抢,站在我背后的鹿甚至试图用角顶我——当然那儿的所有鹿都被磨平了角。我还看见了打瞌睡的鹿,两只没有角却互相角斗的鹿,没想到那儿居然是天皇的行宫。此外还有有一湾小湖,中央有一座鸟居。伏见稻荷大社倒是吃的好东西不少,章鱼烧广岛烧和抹茶小蛋糕,都是经典。我买章鱼烧时候那个店员甚至用中文向我说了声谢谢,我从他眼里看见了些许文化自信。写到这儿我想起了日本几乎街上没有垃圾桶,兴许他们都是自带一个小垃圾袋然后带回家分类。我在伏见稻荷大社买了不少纪念品,那儿有许多虔诚的日本人,站在神龛前投下硬币,摇摇铃铛再深深地拜三下。那种虔诚也许就是军国主义的种子。那儿售卖的“祈愿符”的种类不少,姻缘学业健康都有,三十左右一个——感觉有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意思。我们在京都吃了一顿拉面,一家所谓的“自家拉面”,就是用自己的房子拿来开的餐馆。隔壁桌坐着一水儿的韩国人,我们想点一瓶酒喝,却想起日本饮酒抽烟的年龄限制都是二十岁以上——成人店铺里的限制倒是十八岁以上。在伏见稻荷大社门口,我买了一瓶可口可乐京都特供版本。伏见稻荷大社人实在很多,我们两没跟着人群走,跑上了神社背后的山,那儿有一片被狂风刮的倒向一个方向的竹林,还有铁丝网,上面写着“因为野猪侵略所以请一定关门”,感觉一股子机翻的中文味道。后山上还有一片坟墓,上面只有用日文写的告示:“关系者以外立入禁止”,这个我还是能看懂一二的,我们上山时候还碰见了一对欧洲夫妇,大概也是来四处探险的。

伏见稻荷大社回来时尚早,我们于是在中途的八幡市下车,听说那儿有一座神宫。八幡市的八清水神宫在男山山上——说是山,在我看来不过是比较高的丘陵。上男山可以做一种特别的上山轨道电车,准时发车,直达山腰,别有一番味道,站在那儿的瞭望台能看见半个京都。说起来几乎所有日本的电车都是准时发车,在等地铁的时候你可以看见站台上的电子屏,24分抵达的列车决不会25分抵达,当然也不会在23分抵达。瞭望台那儿有一家手工艺品店,买竹子产品,我看见橱窗里摆着一个挺好玩儿的竹猴子,可惜那店没开门。八清水神宫里几乎没人,你很少在旅游推荐上看见他,但是那儿却有最传统的日式建筑,能从中看到许多苏州园林的影子,尤其是那些精致修剪过的盆栽和摆满了一整条道的石灯笼——我甚至在那儿看见了一只啄木鸟,我还纳闷这是什么声音。巫女正在院子里扫地,白色上衣和红色长袍,脚上是一对木屐。八清水神宫里也有立着鸟居的神社,偶尔看见一个两个在祈祷的人,那儿的广场上还立着一面日本国旗。神宫外有些贴心的设计让人叹为观止,每一个介绍历史的金属牌上都有盲文,他们甚至在一段长长的斜坡上每隔数十米设立了一个轮椅停靠处供残疾人休息,并且提供给残疾人使用的扶手一直从男山车站修到神宫门口。那儿的公共厕所干净的可怕,没有一丝令人不快的痕迹,烧着淡淡的熏香,当然也是自加热可自动冲水的马桶。我有点感慨中国并没有真正地考虑到残疾人——高中时我腿受伤拄着拐杖的时候上下公交车都是困难。

第一天晚上我去吃了一堆日式海鲜饭,店名叫“大渔丼家”,五百日元一份便当,可以自己选择加料。我在那儿起码吃了四顿,他只有晚上开门,兴许白天在准备货物,下次有机会再去大阪我还会光顾他家。老板有一份英语菜单,点好餐后便当被从一个盖着小帘子的窗口递出来,我看不清他的脸,窗口旁边有一个为导盲犬募捐的箱子——我最后一次在那儿吃的时候往箱子里塞了一百日元。这家海鲜饭在我心中跟台湾饭不相上下,是属于“必吃”那一类。那也是第一次我发现黄色芥末的存在,我的同行把它当成了蛋黄。

购物方面大商场支持银联的多,有些中国人扎堆的店支持支付宝微信,甚至还有中文导购和中文传单,满五千就免消费税——比如卖面膜的和卖手办的。我的同行带了不少面膜回来,据说比国内便宜三四十元,我则是去买了一堆手办,大多是世嘉的景品,便宜货,但送人不错。大概买了舰娘明日香凌波丽射命丸文这些。逛手办店的时候还遇见几个中国人问路,他们想买一台switch。手办店在大阪日本桥,名字叫volks inc,只有别人寄售的二手手办,他们只提供柜台。手办店里本来是不允许拍照的,但我由于要给朋友带,所以多次违反了规矩,现在仍然心怀歉意。

第二天我去了大阪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一共有十层,从上往下游览,第十层有个观景台,能直接望见天守阁。我对古时候日本的历史不大感兴趣,走马观花而已,只是收集了每一层的印章——那是大阪历史博物馆的免费纪念品,有一张简体中文的教你如何使用的纸,你可以取走一张,把印章盖在上面,诸如昭和年间大阪电车站的印章和丰臣秀吉的家印一类。在二战的楼层,我看见了一面“祈武运久长”的旗帜,旁边虽然是日文介绍,但是大多数是汉字,半蒙半猜大概是这个意思:日中战争里,一个日本军官在山西太原负伤,一些小学生送了他这面旗帜。他们把那一场战争叫做日中战争。我还看见日本的古竹简,上面写的根本就是汉字的草书,跟今天的日语完全不同。那儿还有不少中国的瓷器,比古日本自产的瓷器精美许多。

我们在大阪还吃过几顿拉面,把面夹到装着汤的碗里去吃,有点像昆明的过桥米线,味道一般,我还点了他们的水饺,味道不如我外婆的。日本的鸡蛋叫玉子,奇怪的是日本那边只有生鸡蛋和半生鸡蛋,没有熟鸡蛋或煎蛋,据说是他们的鸡蛋是灭菌蛋,要高级一些,在我看来差不多。大阪街头有时也能看见小神龛,摆好贡品、酒杯和铃铛。我住的惠美须町就有一间神社,但也许是越近的景点越不愿意去看,所以我并没有去过哪怕一次。日本所有的商场都要等到十点左右才开门,据说是因为人力成本太高。刚到大阪那晚上我去买了一本成人杂志,第二天又去买了一本轻小说,虽然完全看不懂——它们都是从左往右翻开,从右往左阅读,文字是竖着排列的,正是中国古时候的阅读方式,跟我在地铁上看见的中学生看的书一模一样。日本中年人很少有智能手机,大多是翻盖机,地铁上他们看书的人也的确较多,但也不至于人人看书,不少年轻人也是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卖成人杂志的店员英语不太好,我的同行帮我刷卡,第一次密码输错了,店员说“number miss”,还好我甚至会一点中式英语,不然基本是晕头转向了。晚上我们去逛日本桥,看见了所谓的地下偶像,她们在狭窄的店面里唱歌跳舞,粉丝围在她们身边挥舞荧光棒。也有穿着女仆装的年轻姑娘站在街边发传单,一条街上几乎十米就有一位,我大概都猜到她们的职业。传单都是日语,我用了有道翻译官的拍照翻译,她们原来是做按摩行业的,合法性暂且不谈。她们甚至还有陪逛日本桥的业务,一天9000日元。临行前一天晚上我们跑去吃了一顿日本烧肉,又贵又难吃的典型,结果还是靠着海鲜饭才填饱了肚子。我一开始非常担心成人杂志带不过海关,事实是海关没有检查就放行了,让我后悔为什么没有带一盘成人DVD回来。日本的出租车是自动开关门,几乎是富人阶级的专属交通工具,马路上偶尔还会开过印着生化危机二重制版的巨幅广告。我在日本桥见过一些中古游戏店,里面甚至售卖ps2时代的手柄。

日本是一个石油短缺的国家,于是你在日本马路上甚至能见到排量1.0的汽车,几乎就是两人座的会动的铁皮盒子。很多亲戚回来问我日本是不是很小。我回答说是,街道确实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过。于是我的亲戚说道“小日本”,这是一个带有侮辱性的词语,但我总感觉他们仍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关西机场就是填海造陆的产物。我担心的是,再一场战争时,我们能不能战胜日本,就目前来看,结果是难以预料的。

今天回到上海才做了这些总结,并且恰好遇到跟我的同行和他的女朋友,实在是很羡慕。大阪是一座来了还想来的城市,但西安不是,尽管西安的宣传语是“来了还想来”。

我是过年时候跟亲戚们自驾游去了西安,第一天逛秦始皇陵就遭遇了黑导游,把我们给带到了一个秦始皇陵边儿上的“梦回大秦4D体验馆”,这野鸡名字看得我直来气,于是我干脆没进去,最后他还收了我们一百,说帮我们交了停车费,结果停车费还得我们自己交。真正的秦始皇陵里游客又尤其多,人挤人之后就有人破口大骂,好像中国人对一切都抱有怨气。我排了一个小时的队参观几千年前的遗迹,的确震撼,秦始皇在地下给自己修好了宫殿和城楼和军队,但他的陵墓至今还没有打开,所以只能窥探到冰山一角。之后是大吃特吃:羊肉泡馍不好吃;甑糕类似于八宝饭,好吃;镜糕是甜糯米做的,好吃;桑葚汁好喝无比;肉夹馍不好吃;可以吃的麻将并不好吃,只是白巧克力而已。大雁塔也不那么好看,现代的痕迹太重太重,门口一条街虽然是飞檐高瓦,却是用钢筋水泥修筑起来,口号里的梦回长安只是骗人的把戏,我们真是在自掘中华文化的坟墓。唯一值得纪念的是那条街上卖的长安米酒,李白如果喝的是这个,那么能写出蜀道难也不足为奇。

西安最令我震撼的有二——西安交通大学和华山。去西交那天是大雪,翻过秦岭时就感受到的寒冷在那天突然加倍袭来。顺带一提,穿过秦岭的那条终南山隧道有十八公里,我过来时候在隧道里遇见了两起追尾,堵车将近半小时。我看了西交的钱学森图书馆,听高中同学讲,旁边的逸夫科学馆里开过各种牛逼的国际会议,并且西交至少有两个博物馆——西迁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确令人羡慕,可惜春节时候没有开门。至于华山,言语是不能描述的,应当自己上去看看,现在修好了两条缆车线路,其中一条受天气影响比较大,我没能体验到,并且春节期间游客数量多得令人发指,我从早上六点出门,下午两点才到山上,但是是值得的。

一整条山脊都像漂浮在空中的巨龙,除了不少立着“华山论剑”吸引顾客拍照的商家、10块钱一瓶的矿泉水和吃完了丢一地的方便面桶之外,山中缥缈的云雾全然不似凡间。山脚下大雪纷飞,山上积雪早已消散——太阳正大,昨夜里还在大雪封山。嶙峋的怪石镶嵌在小溪流之中,山尖直插云霄,一千六百米之上了无人影,对面的岩石上生长着无数成荫的树木,数千年来未曾改变的是自然的伟力,人类从未征服山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悬崖峭壁间零星建筑着寺庙,台阶陡峭,有些九十度坡度的地方甚至只能拉着铁链用双手爬上去。我站在悬崖边,仿佛下一秒就要坠落,那是高度的震撼。

我所不理解的是为何中国人似乎总对一切抱有仇恨,民族间的不理解慢慢加剧,何况国家间的歧视,我们不是民族主义,没有人认为中华民族除了人数外世界上首屈一指,我们也不是个人主义,我们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那么为什么我们似乎总对彼此抱有仇恨与歧视呢?我所期许的只是人人购物后记得说一声谢谢而已。